2009年计划招收博士生42人(学制3~4年),在硕士学习期间成绩优异的学生(前50%)可获得免试推荐攻读博士学位资格。
博士点简介
 
本学科自2007年起按一级学科(化学工程与技术)招收和培养博士生。
应用化学博士点  本学科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,2001年获得省级重点学科。应用化学博士点的研究领域为:
(1)界面化学及应用:该方向包含高分子表面与界面化学、高分子复合、稀土表面催化与改性、无机氧化物表界面化学等;
(2)应用电化学:该方向包含新型化学电源、电催化、化学传感器、分子电化学、电沉积功能材料、电化学微纳米技术、金属表面改性与防护等;
(3)光电功能晶体和薄膜制备与结构性能:该方向包含非线性光学晶体、闪烁晶体、激光晶体、半导体晶体、金属有机配合物、半导体薄膜与生物材料等。
(4)材料设计与环境催化:主要开展纳米材料制备、表征即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和小分子结构、稳定性及反应机理研究;
(5)石油改质与加工:主要开展轻质油改质化学与工艺和重质油深加工技术等。
 
化学工艺博士点  本学科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,2004年开始招生。化学工艺博士点的研究领域为:
(1)功能陶瓷制备工艺及应用:包括信息陶瓷与敏感陶瓷、稀土陶瓷、口腔医学陶瓷材料以及适于空间环境的功能陶瓷等的制备及应用。
(2)界面电化学与无机材料制备:运用电化学方法对材料表面改性、制备高性能电极材料、光电及热电转换新材料。
(3)柔性化学合成工艺:多金属氧酸盐制备与应用,多层吸波薄膜、纳米、纤维、薄膜类低维材料合成与应用。新材料制备的少污染工艺研究。
(4)生物加工工艺与过程控制:研究生物体或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过程中的基本理论和工程技术,通过过程研究、过程设计、操作的优化与控制、目标产物的分离,实现生物物料的加工与转化。
 
博士研究生招生信息
 
***码、名称及研究方向
指导
教师
考试科目
专业综合
(100分)
备  注
笔试50%
面试50%
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
 
①英日俄选一
②[2071]高分子化学与物理
③[2072]物理化学
④[2073]高等生物化学
⑤专业综合
1.无机化学
2.电极过程动力学
3.固体化学
4.复合原理
5.食品加工原理
①⑤必选
1.高分子表面与界面
2.高分子复合
黄玉东
4
 
1.高分子材料资源化技术
2.复合材料改性
孟令辉
①英语
4
 
1.充气展开结构材料刚化技术
2.热固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分解回收
刘宇艳
①英语
4
 
1.界面电化学
2.低维材料制备与应用
姜兆华
①英语
1-3选一
 
 
1.信息陶瓷与敏感陶瓷
2.口腔医学陶瓷材料
王福平
 
1-3选一
 
1.  新型稀土复合氧化物陶瓷
2.  稀土功能陶瓷
3.  光催化材料
陈  刚
①英语
1-3选一
 
1.稀土功能陶瓷材料的制备与改性
2.稀土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应用
3. 导电胶
郝素娥
①英语
1或3
 
1.化学电源
2.电催化
尹鸽平
1或2
 
1.电极材料及机理
2.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
3.空间用化学电源
孙克宁
1或2
 
1.化学电源
2.复合电沉积与化学沉积
3.多孔金属复合陶瓷材料
王殿龙
①英语
1或2
 
 
1.化学电源
2.电催化
魏  杰﹡
①英语
1或2
校外兼职
1.化学电源
2.燃油添加剂
顾大明
①英语
1-3选一
 
1.金属电沉积与化学沉积
2.电化学微纳米技术
安茂忠
1或2
 
1.电沉积过程及在线原位控制
2.腐蚀过程监测与防护技术
3.金属特性及电池材料制备
李  宁
①英语
1或2
 
1. 化学电源
2. 金属电沉积与化学沉积
3. 人体植入材料
戴长松
①英语
1或2
 
 
1.分子电化学
2.分子电子学
赵健伟﹡
①英语
1或2
校外兼职
1.       光电功能晶体生长及性能
2.       硅基材料
杨春晖
1或3
 
1.光电功能晶体材料
2.铁电薄
王  锐
①英语
1或3
 
1.人工晶体的制备与改性
2.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
3.结构与性能的相关性计算
强亮生
①英语
1或3
 
1.       纳米复合吸波材料
2.       高性能电极材料
3.       光电催化材料
韩喜江
①英语③
1或3
 
1.杂化材料组装结构的合成设计
2.多晶硅薄膜
3.杂化材料的量子化学计算
胡立江
①英语
1,3,4选一
 
1.有机/无机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界面研究
2. 高性能阻尼材料
 
唐冬雁
①英语
1,3,4选一
 
1. 纳米功能薄膜
2. 三维有序大孔材料和光子晶体
3. 离子液体中的电沉积
赵九蓬
 
①英语
1或3
 
1.新型微孔材料的水热合成与
环境友好催化
2.禁带可控TiO2太阳能电池
杨玉林
①英语
1,3,4选一
 
1. 无机氧化物的表面结构和表界面化学
2. 二维层状材料的结构和性能
甘  阳
①英语
1或3
 
1. 半导体功能薄膜和传感器
2. 太阳能电池
3. 空间用功能复合材料
吴晓宏
1或3
 
1.  环境催化材料的计算机辅助设计
2.  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化学新工艺和新技术
3.  智能材料
李  欣
①英语
1或3
 
1.  水处理化学与技术
2.  环境功能材料
王  鹏﹡
①英语
1-3选一
跨学科
1.多金属氧酸盐界面扩渗研究
2.无机功能材料的制备
周百斌﹡
①英语
1或3
校外兼职
1.  纳米光电化学
2.  材料设计
付宏刚﹡
①英语
1-3选一
校外兼职
1.轻质油改质化学与工艺
2.重质油化学与加工技术
亓玉台﹡
1或3
校外兼职
1.有机合成
2.有机光化学
夏吾炯
①英语
1,3,5选一
 
1.天然药物化学
2.有机光化学
 
杨  超
①英语
1,3,5选一
 
1.杂化材料
2.介孔材料
许宪祝
①英语
1,3,5选一
 
1.农产品贮藏与加工
2.生物高分子的生物合成、降解和改性
马  莺
①英语
5
 
1.  固定化酶与生物活性材料制备
2.  极端环境生物循环利用与生命保障
3.  植物化学物与人体健康
王振宇
①英语
5
 
1.  发酵产物及代谢调控
2.  农畜产品贮藏加工及过程控制
3.  乳酸菌及其活性产物
 
张兰威
①英语
5
 
1. 天然化学产物抗癌及抗氧化
2. 空间辐射对细胞伤害的防治与修复
刘瑞海﹡
①英语
5
境外兼职
(美国)